日本最高裁判所(簡稱「最高裁」,相當於台灣的最高法院),是日本的最高司法機關,於1947年依據日本國憲法與「裁判所法」(昭和22年法律第59號)所設立(此前稱之為「大審院」)。最高裁判所一共有15名法官,由一位最高裁判所長官與十四位最高裁判所判事組成,前者由內閣提名、天皇任命,其餘之判事則由內閣任命、再由天皇認可(確認)。最高裁判所中,又有「大法廷」與「小法廷」之分,前者係由最高裁判所長官在內的15名法官所組成之合議庭,後者則是分別由5名法官所組成的3個合議庭。最高裁判所為各級法院之上訴與抗告的終審法院(法律審),其所受理的案件一般均由小法廷進行審理,只有在涉及違憲案件或小法廷審理案件結果無法取得多數決之意見時,才會由大法廷來進行進行審理,大法廷每年的開庭頻率基本上僅只個位數而已。目前最高裁判所的辦公大樓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隼町4番2號,是一幢地上、地下共7層的鋼筋混凝土建築,於1974年落成,是由知名建築師岡田新一所設計(由217件作品徵選後脫穎而出),整體造型外表樸素而內部精美,並曾獲得當年度的日本建築學會獎表揚。不過,由於建物外觀獨特,加上法院組織問題,私下常被法律工作者或法學者戲謔地稱之為「奇岩城」。其中比較有趣是大法廷的設計,在大法廷中懸掛著四幅抽象繪畫的「掛毯」,除了有吸音的作用外,法官身後的那兩幅意謂著太陽,象徵當事人面朝光明勇敢訴訟,而法官放眼望去旁聽席之後的那兩幅,則意謂著月亮,提醒法官應冷靜思考、理性判斷。另一有趣的則是大法廷之上有一巨大穹頂,直通天際而照亮法庭,而這個穹頂的高度,恰好與相距不遠的國會建築的高度相等,象徵著司法權與立法權之間的平等與制衡。以下,是最高裁判所的各種風貌,讀者或許可以用建築藝術的眼光細細品味之。
圖:最高裁之牌坊;來源:gettyimages.dk
圖:最高裁外觀實景;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圖:最高裁的奇特外觀;來源:reddit
圖:最高裁建築外貌;來源:news.yahoo.co.jp
圖:最高裁入口;來源:最高裁官網courts.go.jp
圖:最高裁入口大門;來源:gettyimages.dk
圖:最高裁之大廳;來源:blog.kenfru.xyz
圖:最高裁大廳中的正義女神;來源:最高裁官網courts.go.jp
圖:最高裁之中庭;來源:blog.kenfru.xyz
圖:最高裁大法廷;來源:gettyimages.dk
圖:最高裁大法廷之穹頂;來源:最高裁官網courts.go.jp
圖:最高裁大法廷之旁聽席;來源:imagemart.aflo.com
圖:最高裁小法廷;來源:gettyimages.dk
圖:最高裁之圖書館;來源:最高裁官網courts.go.jp
圖:最高裁之戶外雕塑;來源:imagemart.aflo.com
圖:最高裁之戶外雕塑;來源:flickr
圖:最高裁建築外觀全景;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