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監獄,多數人應當都會直接聯想到不堪的簡陋環境,畢竟,所謂的受刑人是因為過錯而必須接受懲罰的。如果,受刑人在拘束自由的環境當中過得十分愜意,社會觀感或許也會不好。但是,在國外卻有一所反其道而行、顛覆常人認知、恰似渡假村的人道監獄,此即位於北歐挪威的「哈爾登監獄」(Halden Prison;Halden Fengsel),此一監獄在2010年啟用至今,曾被許多國際媒體報導,也曾被稱做世界最美監獄、世界最奢華監獄或是五星級監獄。
哈爾登監獄是一所由真正的藝術家所設計建造的非典型監獄,設計者是Erik Møller與HLM建築事務所,斥資將近70億台幣,興建時間長達十年,可關押252名犯人(目前關押的有一半以上是重刑犯),每個人犯都擁有3坪左右的獨立房間跟衛浴,房中有電視、書桌、小冰箱,甚至還有直立式窗戶,打開後可以讓更多的陽光投射進入房內。哈爾登監獄座落在漂亮山林裡,除了仍有高牆之外,沒有什麼看起來像是傳統監獄的要素,雖不至於像是豪華飯店,但說像是戶外渡假村,肯定毫無疑義。在監獄之內,監所管理人員基本上不帶武器(去除威脅感),而人犯除個人套房外,共享空間還有廚房和客廳,也可以使用健身房、圖書館、音樂室及教堂等設施。更難以想像的是,人犯在進入監獄前,需填寫一份「如何改善囚獄生活」的問卷,以確保他們入住時能夠感到舒適。
在刑事政策上,挪威其實早在1902年就廢除了死刑,甚至在1981年還廢除了終生監禁制度,該國有期徒刑的刑期也相對較短,絕大多數的罪犯刑期都在1年以下,監獄也不會關押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事實上,在1990年代初期,挪威的司法及獄政監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再把焦點聚集在報復性的懲罰上面,而是更加注重以教育的方式來改變犯人。至於如此寬待罪犯的政策方向,其最終成效又是如何,事實證明,根據OECD的統計,挪威的再犯率非常低,受刑人服刑期滿出獄後,大約只有20%左右的人會在兩年內又重新入獄,相較於美國與英國的再犯比例接近50~60%左右,結果顯示挪威的做法確實划得來。或許在惡有惡報的正義觀深植人心的其他國家(包括台灣),挪威的司法系統似乎有些難以理解,而且客觀條件上也不見得是每一個國家都可以仿傚的。但是如果認為促使人犯認錯改過這件事,比起去懲罰他、使他痛苦更為重要的話,即便會有過於理想化的批評,但相信沒有人可以否認惟有透過教育方式矯正人犯改變心性才是真正要持續努力的正確方向。
圖:哈爾登監獄外觀;來源:HLM Arkitektur官網